英语学习回顾 - Stage Three

距离上一篇 英语学习回顾 - Stage Two 已经过去五个月了。 这五个月间,虽然也有保持日常的英文内容输入,但是感觉进步的速度有些放缓,预计获得阶段性提升的时间比想象的要长。当然,我学英语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应试,对我而言,学习英语是一个长期的投资计划。所以在这一阶段,我调低了预期,拉长了整体的学习时间,并且改变了学习策略,采用“非均衡学习法”,以听力优先,尽可能融入生活。 什么是非均衡学习法? 费曼学习法强调了输出的重要性,利用输出来获取反馈,驱动整个学习过程。而且我也相信对于英语能力,有着短板理论,如果仅仅会听会读,但是不会写不会说,就不能证明英语能力好。 但是现在身处的环境决定了,很难有机会去说去写,也很少有人能给出准确的反馈。所以想要自学英语,采用费曼学习法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那可以怎么做呢? 语言学习是一个 输入 -> 理解 -> 输出 的过程,使用“非均衡学习法”,就是把重心放在输入环节,通过大量的听力、阅读,优先提高辨识和理解能力。那输出呢?试想一下,如果你听不懂别人在讲的内容,又怎么能和他们正常交流。所以,先保证自己能听懂、看懂,等到有机会时,再去联系口语、写作也不迟。 在输入环节中,主要练习的就是听力和阅读,而我采用的是以听力优先,阅读为辅。 为什么是以听力优先? 因为这是最自然的学习方式。 小孩子学习语言的时候,是先学习阅读的吗?并不是。小孩子在听大人讲话,听得多了,在脑中就会建立声音与事物、概念的联系,然后再通过识字,建立与文字的联系。更何况,阅读的时候,会在心里“听到”文字所对应的声音,一定程度上,听力的辨识能力也会帮助提升阅读的流畅度。 不同于应试教育过程中听到的,那些精心设计的对话音频,你在生活中实际听到的英文内容,可能会充斥着连音、吞音,不同的地区会有千奇百怪的口音,甚至有很多“懂得都懂”的俚语,这些都会加大听力的难度,但学到的都是很实用的内容。例如,我在唢呐的嘻哈英文课里,就学习了不少嘻哈文化里常常能听到的“偷懒”发音和 slang。 当然,非均衡的输入练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成年人的时间总是很宝贵的,而在我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实际上并没有额外付出很多的时间,诀窍就在于把英语学习融入日常生活。 如何将英语学习融入生活 融入生活,就是将生活中的部分中文内容,平滑地替换为英文内容。例如将日常浏览的资讯源切换为英文网站,将打发时间看的长短视频换为英美剧,平时阅读的书籍改为看英文原版。不过要注意衡量自己的英语能力,挑选合适的内容,降低输入门槛。 我是怎么做的呢?15 分钟的通勤路上,我会听一期 EnglishPod 来学习单词、短语,目前已经听了 106 期;每天会检查一下邮箱列表里订阅的 newsletter,比如通过 Morning Brew 了解当天发生的世界新闻,通过 Emerging Tech Brew 了解 IT 相关的新闻。最近也有订阅一个帮助英语学习的英超周报,作者每周会更新一篇自己撰写的战报,并附上一段音频,讲解其中的词汇和术语。顺带一提,我在公众号上更新过两期 English Brew,就是受此启发,而素材来源,正是 Morning Brew 。中午午休的时候,原先都是在 bilibili 上看一些 up 主的视频,现在会固定看一集 Netflix 上的美剧,打开英文字幕。我的阅读书单,也正在逐渐更新为英文原版优先,虽然刚开始啃起来有些费劲,但能感觉到阅读能力的进步。其他零碎的冲浪时间,我会刷一刷 Reddit 或 YouTube。 以上就是我在这一阶段英语学习过程中的总结,积累的过程会比较漫长,因此我调整了学习策略,并将学习融入日常生活。而在英语学习上投资了这么久,是否有所回报呢?答案当然是有,在专业能力、各种软技能的学习上,我接触到了很多中文互联网上所没有的内容,例如软件架构编年史、David Perell 的写作课程,而通过阅读英文原版书,也能避免生涩的翻译所带来的理解偏差。 这些仅仅是开始,期待下一阶段学习所带来的成果。

September 12, 2021

英语学习回顾 - Stage Two

距离上一篇 英语学习回顾 - Stage One 已经过去整整两个月了。 之前忘了提,在认真学英语之前,我的英语水平是大学英语四级裸考 475 分,考六级时看到作文题目就开始趴着睡觉,遂放弃。工作和生活中偶尔会翻看英文资料,但是阅读并不流畅,至于发音和听力… 众所周知,在语言学习里,听说读写,其中某一方面比较好,根本就是个谎言。 所以如果我能学好英语的话,你一定也可以。当然我们的目标是,简单高效!这就需要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我也在积极探索和调整优化,接下来就和你分享一下,近期我的学习经历。 在这一新阶段内,我还是保持了每日的英语学习,一开始是背常用 7000 词,以每天 60 个新单词的速度推进。就这样持续了 20 天左右,按当时的进度,还剩 2/3 的新单词,背完需要两个月。日常也有浏览一些英文文章,粗略评估了一下,感觉单词的命中率并不高,两个月的时间投入很不划算。 期间我在 Youtube 上浏览了不少别人分享的英语学习经验,其中 Ella 的视频 中提到了一门语言中最基本的单词大概只有 3、4 千个。于是调整了一下策略,暂停学习常用 7000 的新单词,将单词源切换成了朗文 3024 词。先快速标记 3024 词中不太有印象的陌生词,同时复习之前的词汇。 使用 Anki 花了一周的时间完成朗文 3024 词的标记后,发现只有 20%不到的生词。以这个词汇量,生词基本不会影响对句子主要意义的理解,而且也多次遇到了,单词在不同上下文语境中,有不同于词汇表的含义。所以,索性直接放弃被动地背单词,all in 主动学习。 在进入主动学习之前,我对语法知识的整体框架还不是很清晰,也会影响自己对长难句的理解。就先过了一遍英语兔的 语法体系讲解,整理了一份思维导图,梳理了一下语法的各个知识点,也方便之后可以做针对性地深入学习。 关于主动学习的方式,目前主要是以下几块: 阅读 还是以兴趣为主,阅读自己感兴趣、想了解的内容。遇到生词也没有关系,只要不影响理解句子、文章的主要含义即可。在浏览器上使用英英的查词插件来理解生词,我比较懒,没有刻意去记忆,等他出现的多了,再笨的小脑瓜也会记得的,对吧? 3 月初,我订阅了互联网作家 David Perell 的 50 天写作小课堂,每天都会收到一封他的邮件,学习写作相关的知识,同时也是非常棒的英文阅读材料,他的 个人网站 上也有很多 blog 可以学习。当然还有订阅其他英文内容的 newsletter,P.S. 我自己的 newsletter: Sunday Musings ,创作想法之初就是源自于 David Perell 的 Monday Musings,感兴趣的话也欢迎你订阅哦! 最近从书箱里翻出了一本可爱的英文小说《The Curious Incident of The Dog in The Night-Time》,目前正在阅读。...

April 8, 2021

英语学习回顾 - Stage One

说来也是奇妙,去年国庆从莫干山放空回来,突然就有了认真学好英语的想法。没有什么显而易见的缘由,总之是一种很强烈的“冲动”。倒也不能算作是冲动,它比冲动更坚毅,前提是能在转瞬即逝之前抓住它。 于是我立马联系了英语培训,下单买了全套的《English Grammar in Use》(英文原版有够贵哦)。“请问你是有打算考雅思或者托福?”,“我就是想学好英语”。怎样才算学好英语呢?这个目标不像考试驱动的学习,有个清晰明了的终点——分数。思考一下语言的本质,是信息交换的“等价物”,也是一套输入 -> 理解 -> 输出的系统。学好英语,就是构建好这一整套系统,从视听获得信息输入,理解并转化,然后通过言语输出,好的英语能力也能降低信息的折损率。当然之后也有计划考一下 PTE(Pearson Test of English Academic),可以全方位客观地验证下学习成果。 大致给自己安排了一整年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我开始找寻高效的方法论。《程序员学英语指南》 是一整套挺有干货的指南,里面有很多实用的学习方法。当然有一个好老师也很重要,big shout-out to my teacher Sissie! 截至目前已经学习了近四个月,接下来分享一下自己摸索出的学习内容和方法。 自然发音法 读书的时候学的英文发音,都是从认识音标开始的,遇到陌生的单词,没有音标的话都不知道怎么发音了,当然久而久之你会形成一些语感,去猜测单词大致的发音。其实母语为英语的外国人是不学音标的,从小就是模仿发音,身边也有大量的英文输入能帮助他们形成语感,纠正发音。音标是为了方便外语学习者才定义的。 上面说的语感就是“自然发音”,学习自然发音法就是掌握一套发音规则,例如字母 c + 字母 i/e/y,c 会发 s 的音。当然这套规则不能保证完全正确,因为英语中也有很多舶来词汇,或者特例。 如果遇到陌生的单词,就可以用自然发音法去猜测,然后验证,对于单词记忆和阅读还是很有帮助的。 词汇 没有什么好说的,词汇是基础,我也没什么记忆天赋,只能耐心背啦。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所以需要间隔性重复记忆。我使用的记忆辅助软件是 Anki,以卡片的形式,按照给定的卡组和学习量,每天自动生成复习内容,而且开源跨平台,不过在 ios 上收费 163 元,我觉得还是挺值的哈。另外因为可以自定义卡组,Anki 也可以用来帮助记忆任何你想背的内容。 目前我在背的卡组是常用 7000 词,新单词先用自然发音法猜测,然后听发音确认并记忆,复习单词时自己先念出来,再校对。每天的背诵量就依个人情况量力而为,刚开始是每天 20 个新单词,近期调整为每天 50 个,半小时左右就能搞定新单词+复习。平时阅读遇到的陌生高频词我也会加入一个自定义的卡组,随机学习常用词+主动记忆高频词汇,效率还是挺不错的。 阅读 这一阶段有刻意地加大英文内容的输入量,主要还是以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为主。我把 InfoQ 的站点切换成了英文版,有空时会翻一翻 Medium ,挑有兴趣的文章看一看,尽量找词汇量适合自己级别的,太多不认识的单词还是会带来一些挫败感。使用浏览器阅读的话还可以结合词典插件,顺带强化单词的记忆。 阅读除了浏览,还有朗读。平时没什么机会说英文的话,可以自己读文章。刚开始练习读的时候,读快了舌头会打架,连读时没有削掉辅音,而且没有什么腔调。看一些英语学习的资料上有推荐 shadow reading,但是我尝试了后觉得这一阶段做 shadow reading 还是有点难,TED 上有一期,史嘉琳教授分享了用 回音法 练习口语,感觉还挺合适的。后来意外地发现 Edge 浏览器的朗读功能很强,连读有消音,也有点腔调,还可以调整“工具人”的音色和速度。遇到好的文章就可以跟着 Edge 的朗读,用回音法一点点练习。 听力 听力也是日常英文输入的重要部分。基本上每天都会刷 Youtube,TED 的视频都是不错的听力练习材料,上下班的路上也会听一些 podcast。...

February 6,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