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关于社会生活的研究报告,从生活记录、生活经验中抽取认知框架,来分析英美社会活动中的底层逻辑。
“人”这个词,最初的含义是一种面具。
无论在何处,每个人会或多或少地意识到自己在扮演一种角色。书中就是使用了舞台剧的模型,来讨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向他人呈现自我,引导和控制他人对自己的印象,以及在他人面前维持表演时可能会做、不会做的各种事情。
舞台剧这个解释模型还是挺贴切的。表演者的目的是维持特定的情境定义,所以会有舞台设置;多个表演者会形成一个剧班,在前台给观众呈现表演,又在后台有不一样的行为,例如一些“秘密”的交流;除了台下的观众,还有各种角色,例如告密者、托儿、局外人;表演可能很精彩,也有可能会崩溃,所以会有很多的行为策略。
书中有大量的引用记载和举例来支撑这个模型,例如波伏娃是这样描述女性在前后台活动的区别:女人在男人面前总是演戏,她会假装乐意接受那种无足轻重的地位,装腔作势……然而,女人与其他女人在一起时,她就像是在幕后;她擦拭装备,但并不是要投入战斗……对有些女人来说,她们之间那种温暖亲密的关系要比和男人在一起时那种严肃的虚饰可爱多了。
生活中的例子也数不胜数。不同阶级之间的阿谀奉承,职场里的尔虞我诈。出色的表演能竖立好的角色形象,演的不好会遭人耻笑,如果表里不一就容易翻车,这样的场景,微博吃瓜网友表示再熟悉不过了。
当然,因为是社会学的底层逻辑,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接触和感悟,所以通过这本书很难学习到什么实用的技能,倒不如挑几个有趣的点,结合书中的模型来解释、思考一番。
首先是关于角色扮演。如果我想在行业里变得很优秀、厉害,那是不是只需要观察、模仿那些优秀的人,并且表演出与他们一致的行为,就意味着自己是这样的人了?对于这个问题,需要区分一下人和角色,人扮演的产物是角色。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和进步,我们可以很好的扮演一些角色,而正是在这些角色中,我们互相了解,并认识自我,在人性化的自我(人)和社会化的自我(角色)之间来回摇摆,并找到平衡。值得注意的是,在到达了一个梦寐以求的位置,成为一个新的角色后,往往会发现,新老处境会有始料未及的相似之处,因为这又是一场表演,有着光鲜亮丽的前台,以及肮脏、琐碎的后台。
然后是关于表达和行为的冲突。就像萨特说的,“一个试图显得很专心听讲的学生,两眼紧盯着老师,竖起耳朵,结果却什么也没听见”。为了解决这种困境,一些组织就会把功能委托给专家,专家只负责对工作进行戏剧化的表达,而不是真正参与工作。这让我想到了一个观点,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概括创作者经济,就是 B 级玩家(内容创作者)给 C 级玩家(普通听众和新手)讲述 A 级玩家(顶级创作者和艺术家)的成功之道。在互联网上,神奇的算法决定了我们最容易接触到的内容都是来自于 B 级玩家,而需要警惕的是,真正有价值的内容是来自于 A 级玩家。所以,在浏览内容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通过 B 级玩家的筛选管道,来靠近 A 级玩家那些有价值的思想和内容,而不是仅仅沉溺于 B 级玩家的内容创作之中。
最后是关于欣赏表演。如果是欣赏一场表演,最合适的角色自然是观众,能直接地接收表演者所要传递的内容。而除了观众之外,还有一种角色,局外人。我自己一个人去 livehouse 或者 bar 的时候,有时候就会扮演局外人。游离在演出的边缘,去观察表演者、观众的行为,去感受整个表演的氛围和情境。偶尔会因为自己这样子的“闯入”,遇到一些很有趣的人和事,例如不知道怎么点酒的人,第一次看 live 的人,当然,随后产生的一些互动,会让游离的局外人也加入了整场表演,成为了有趣的一部分。
呐,暂时只想到了这些。
人作为社会化的动物,喜欢也好,排斥也罢,是逃离不了表演这种社会行为的。所以,手捧《演员的自我修养》,练习,并做好每一场演出,在一个又一个角色之中,找自己。
最后再吐槽一句,翻译是很难做好的事,而这本书的翻译,显然不咋地。